步骤1:启动仿真系统。在这一步,学生点击启动仿真系统,然后注册、登录系统。用户选择自己对应的身份并注册账号后,可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。
步骤2:选择实验类型。在界面,包括仿真实验和综合知识测试两部分内容,学生需点击综合知识测试按钮对前期线下边坡锚杆(索)支护综合知识进行测试。然后可点击仿真实验按钮,进行仿真实验操作系统;
步骤3:支护方式选择介绍。在该界面,针对公路边坡、大坝边坡和露天边坡三种不同的场景和对应的支护方式进行介绍,使学生了解不同支护方式因工程特点不同选择不同,为下一步场景认知的选择做准备。
步骤4:选择仿真实验边坡锚杆(索)施工场景。在该界面,学生进入“场景类型”选择界面,包括公路边坡、大坝边坡、露天边坡三种场景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场景。在该步,学生可以对三种场景现场进行认知。
步骤5:工作画面边坡要素组成及支护设备构成。在该界面,主要展示边坡的几何特性和锚杆结构的组成构件,供学生学习了解实验所需设备材料。边坡几何因素主要包括坡底、坡脚、坡面、坡角、坡顶;锚杆支护主要设备包括钻机、钻杆、锚杆、锚喷机、锚索、连接器、导向帽、千斤顶、锚具、注浆管、全站仪、钢钎、垫板和螺母等。
步骤6:选择工程仿真参数设置。在该界面,学生可以点击“工程参数设置”,输入锚杆的设置参数,包括锚杆长度、直径、角度大小。
步骤7:组装锚杆设备。在该界面,首先学生点击组装锚杆,然后选择两根锚杆和连接器,以达到设计长度,将导向帽连接到连接后的锚杆上。
步骤8:钻孔定位。在该界面,学生首先选择全站仪和钢钎,进行作业孔定位。此时相应位置会出现红色标注标识。
步骤9:钻孔施工。在上述界面基础上,选择钻机和钻杆按钮,设置钻孔深度参数后,将钻杆移动到上述红色标注标识位置进行钻孔施工。
步骤10:放入锚杆(索)和注浆管。在上一步的基础上,在同一界面,点击放入锚杆和注浆管,将锚杆和注浆管插入钻孔中,进行锚杆施工操作。
步骤11:锚固段注浆。在上一步基础上,在同一界面,点击锚固段注浆按钮,然后点击注浆机,将注浆管连接到注浆机上进行注浆,混凝土浆液会注入到钻杆和钻孔之间。
步骤12:拔出注浆管。在上一步基础上,在同一界面,锚固段注浆完成后,点击拔出注浆管,注浆管被拔出。
步骤13:预应力锚杆(索)拉伸。在上一步基础上,在同一界面,对于边坡而言,将千斤顶放在边坡上的锚杆相应位置,点击张拉锁定,完成锚杆(索)预应力张拉。
步骤14:固定锚杆:点击固定锚杆,在坡面与锚杆接触位置安装垫板和螺母以起到固定作用。
步骤15:喷射混凝土。对于上述边坡而言,需要在上述预定作业孔完毕后点击喷射混凝土操作,然后选择锚喷机在相应位置进行锚喷操作,进而完成整个锚杆(索)支护施工全过程。
步骤16:锚杆(索)力学作用机理显示。在该界面,点击作用机理按钮,在边坡锚杆(索)加固位置会出现力学作用效果。
步骤17:边坡锚杆(索)支护结果输出。在上述所有步骤完成后,点击结果输出按钮,可以进入下一步。
步骤18:结果参数输出选择。在该界面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的结果参数。主要包括应力结果、安全系数结果、位移结果、滑动面结果。
步骤19:试验结果分析,生成实验报告。
步骤20:实验结束,退出系统。
图1 虚拟仿真实验实施流程
图2 锚杆(索)施工流程
图3 考核构成图